田中一光是日本设计协会、 AGI(国际平面设计协会)成员,日本卓有成就的平面设计家。1930年生于日本,1950年毕业于日本京都美术学院,后与人合作创办日本设计中心,1960年成为该中心的艺术指导,1963年成立了田中一光设计工作室。曾在”日本之历史”大型博览会(大阪)、”海洋文化”博览会(冲绳)中负责整体设计,在日本Seibu艺术博物馆、纽约Cooper协会、洛杉矶文化交流中心和巴黎Public博物馆举办过个人展,曾获得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银奖、东京ADC(广告联盟)优秀奖。
作品欣赏
《大阪水族馆》
《大阪水族馆》上那条有趣的鱼,这条可爱的鱼单纯到极点:一条弯弯曲曲的线就组成了鱼头和鱼身体,身体里六个小圆点,使鱼身体充满了张力 又富于装饰性。鱼嘴上的一块好似鱼身体的延长的绿色块,似乎说明了这条鱼的生命痕迹,同时又对鱼的形象的节奏加以丰富。单纯到极点,随意到极点,自信到极 点又机智到了极点。
《第二十八回产经观世能》海报
戏剧海报《第二十八回产经观世能》,画面构图大疏大密,极具紧张感。空白与红色面形成的张力,造成极坚实的感觉,但大大小小各不相同、 互不串联的色块,又使这个人物具有一种纷披的灵气。这几张强调、夸张局部的海报的造型处理方法,具有明显的日本浮世绘版画“大首绘”的遗风,但其造型语言还是广告设计,这是不同门类艺术互相借鉴的高品位的作品。
《第二十七回产经观世能》系列能剧海报
主体图形主要由实形构成,但也明显感觉到虚形的存在。画面的主体图形——能面为“大原御幸”的“若女”,由于这位“若女”在舞台上戴着白色的帽子,设计家把帽子部分去掉,最后形成了不完整的面具即画面中的三角形,去掉的帽子形成了白色且和海报的白底自然地融合到了一起,赋予整个画面无限扩展的空间感。正是由于帽子的白(虚)使得能面(实)更加突出。
《第十二回产经观世能》
《第十二回产经观世能》把能剧“卒都婆小町”中所使用的能面作为主体安排在海报的中心位置,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并且他又对人面进行了精到的处理,去除了其中间色调,能面形象变得更加单纯、抢眼。画面剩下的黑白两色,给人一种朴实与原始感,暗示着古老歌谣的气氛。
《第五回产经观世能》海报
《第五回产经观世能》作品在空间设计上努力寻求一种色彩的单纯化和极度对比的造型构成。红、黄、青、绿、紫这些对比色通过降低明度、提高彩度,被统一在一种沉重浓郁的平和中,成为一单纯的色彩空间,而能面具形象上的一切琐碎的过渡都被舍弃,简洁明了地以黑色出现在画面,并与色面错开,使能面具上半部出现一块妙不可言的余白,这块余白更多地是属于心理层面的,起着调节情绪的作用,从五彩的宣泄之后,转入向心式的收缩,并从视野中向深层后退, 进人静观。在一种超自然的静止沉寂之中表现一种超脱人世深幽莫测和不可理喻的悲伤,从而使整体情绪走向内在。这样,在纯设计语言范畴中通过色彩的冷暖张弛、离心向心的空间化对比处理,形成情绪的空间感和深厚性,同时也产生一个整体情绪流中的间歇性节奏。与此,观世能剧的讲究以心传心、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 精神世界也被一览无余地表现了出来。
《日本舞蹈》
以脸作为表现对象的作品《日本舞蹈》,画面以方块等分,用几何性等分的形状,按理说是机械的、理性的,而田中在处理时却把代表眼睛的两个半圆同时向内侧倾斜,这一斜就产生了表情,形成满脸微笑的动的造型。嘴的大小两个圆稍微一错,就不仅与眼部的表情统一起 来,而且使眼部的半圆形和嘴的半圆弧形的统一节奏有一个装饰音。长久地凝视这张脸,仿佛真能聆听到佳人的莺莺细语
《札幌冬季奥运会》
1968年创作的海报《札幌冬季奥运会》在布局上吸收了日本民间装饰艺术经典“琳派”的风格,程序化地处理空间,表现雪山群的连线非常大气自信,这是一种不能在同一视点看到的雪山群。静止的山石部分由于错落的弧形状的排列,形成独特的张力平衡着整个画面,使无 意义的形成为有意义的处理,在造型上是变形的,在意识中却又是现实的,形扭曲了而意识却没有扭曲,从而使得造型上的扭曲,成为一种幽默,一种机智。